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核电事故危机 突显机器人作业

核电事故危机 突显机器人作业

来源: 工控网 发布日期:2012-12-17

  摘要: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为了在这种情况可以更好的处理危机,日本国内发挥其强大的机器人研发能力,开发了专门用于核电站事故的危机处理机器人。
  
  目前,日立、东芝在内的其它公司最近也在推出他们自己的遥控机器人。福岛核电站是在2011年的地震和海啸中遭到损坏的。已经有机器人在核电站内部工作,但是没有机器人是为这种工作专门设计的。一位英国专家称在核反应堆内部工作对于机器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三菱公司的坦克机器人被称作MEISTeR,大约有1.3米高而且拥有两只7自由度的手臂,能够举起高达15公斤的重物。这种机器人装配有各种各样的工具而且拥有强化的电子设备来抵挡辐射。
  
  但是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杰里米-皮特称,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使用一台远程控制的机器成功替代人类仍然是一个挑战。他说道:“在极端环境下的操作需要掌握非凡的人类技能,而且那是理所应当的。”他补充道:“从根本上说,不是要将一个机器人的程序设计成按照一系列的精确动作工进行作,而是在开放性环境下要求它的程序设计成能够随机应变。这就需要将学习这样的意识推理机制和下意识的感觉机制结合起来。”
  
  不同的设计
  
  尽管目前有几种机器人在核电站内,它们并非设计用于修理核反应堆。比如说奎纳蒂克公司制造的机器人在福岛灾难后不久就被引入,公司发言人马克-克拉克称它被设计用于寻找矿山。他说使用那些并非为这种状况设计的机器一直都是一种无奈,而且需要更好的机器人。
  
  在庞大而又复杂的核电站内的这种操作环境对这些机器人提出了高要求,而它们从未被设计用于适应这些要求。如果你希望7天24小时都在布满残骸和辐射的核电站环境中操作机器人,那么最好从一开始就把它们设计用于执行特殊的任务。
  
  比如说,东芝公司声称它的机器是无线连接的能够在高辐射环境下操控,当信号减弱的时候会寻找更好的信号。克拉克先生解释道,对于工作于这些区域的机器人的最大问题就是维修,因为如果需要维修的话,人类靠近的话会非常困难。解决方案就是远程修理每一个故障,或者穿戴沉重的防辐射服。
  
  如果这种机器人开始渗漏液压油,它们会在出故障之前发出警报,这样它们就能够被快速的修复。其它的机器人能够摆脱或者抛弃它们的机器手臂,因此如果它们被残骸困住的话,它们会抛弃被困住的部分,这样就能够获得自由。大多数核电站的机器人都是由一根拖动的连接管来提供能源,这就意味着不需要更换电池而且不需要应对更换燃料的问题。
  
  而当机器人引入到核电事故处理过程之中时,可以部份取代人力去高危核辐射环境中工作。虽然机器人不用担心因为强辐射而导致的死亡事件,但是,机器人也是相关电子设备的一个集中使用,而在强辐射情况下,电子设备也会受到冲击,对此也是个严峻的挑战,可能会出现机器人死机的情况,所以抗辐射的处理将会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