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谈“核”不必色变:解密中国核应急“国家队”

谈“核”不必色变:解密中国核应急“国家队”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日期:2014-05-14

  19台核电机组运行、29台在建,数万家涉核的企业、电站、医院、科研院所……随着核能核电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核应急核安全日益牵动社会关注。如何确保核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的核应急安全能力究竟怎样?能不能让百姓放心?

  “5·12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国家核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姚斌就此接受新华社专访。

  据姚斌介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级核事故应急救援队的建设项目,力争年内落实经费。核应急“国家队”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承担“复杂条件下核电厂重特大核事故的突击抢险和紧急处置任务”。包括有效封控核事故源头、及时搜救受困人员、全力遏制事态蔓延、最大限度减轻危害后果为重点任务,有力支援核设施单位的现场处置行动等。

  这项工作由国防科工局和总参谋部共同牵头。一是建设一支规模约300人的国家级核应急救援队伍,由现场技术支持、突击抢险、应急监测与辐射防护、去污洗消、医学救援等功能模块组成,突出突击抢险能力和先进专用装备建设。二是建设与300人救援队伍配套的训练基地。

  姚斌表示,当事故非常重大,省级核应急力量不足以满足救援需要时,就会动用“国家队”。有时即便事故本身不是特别重大,但引起了公众恐慌或影响到境外,也会考虑调配国家力量。

  针对百姓往往谈“核”色变的问题,姚斌说,这主要是对核不甚了解。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阴影挥之不去。

  发展核电50年来,中国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核应急能力处于世界前列。更重要的是我国有一套日臻完善的核应急机制。

  姚斌表示,根据核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及辐射后果影响范围,国家按照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场外应急,有针对性地分别采取Ⅳ、Ⅲ、Ⅱ和Ⅰ级响应。按照“纵深防御”的理念,核电厂设置五道防线。核应急响应行动主要采取事故缓解与控制、辐射监测和后果评价、人员放射性照射防护、去污洗消和医疗救治等九方面措施,最大程度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

  姚斌还表示,核电部门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提出的中国“核安全观”,围绕建体系、强能力、重实战的思路,推进完善核应急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国家核应急预案体系、切实推进核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加强核应急技术支持和救援建设等工作。

  围绕加强国家核应急能力建设,协调委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建设了一批应急力量。国防科工局安排近十亿元资金组织了4个国家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6个应急救援分队,及11个军工单位的核应急基础能力建设。

  “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国门”写入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与之同步,中国核应急能力也要“走出去”,积极推动核应急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去年以来,我国成功举办了中美核应急医学、核应急后果评价培训班。今年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华联合举办严重核事故下的辐射防护与辐射监测技术地区培训班。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