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我国第一代中微子实验装置完成科学使命正式退役

我国第一代中微子实验装置完成科学使命正式退役

来源: 新华网 作者:陈宇轩 温竞华 发布日期:2020-12-14

    随着停止运行的按钮被按下,实验大厅的水池外罩缓缓打开,浸在碧蓝色高纯水中的4个中微子探测器出现在人们眼前。历经4年酝酿、4年建设、9年运行取数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12日完成科学使命、正式退役。

    大亚湾实验是我国第一代中微子实验装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持,中美两国科研人员合作开展研究,中方承担全部实验室建设和一半的探测器研制,美方承担约一半的探测器研制,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实验建设和科学研究。

    中微子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物质粒子,从宇宙诞生的大爆炸起就充斥在整个宇宙空间。然而,由于中微子几乎不与任何东西发生反应,探测中微子并不容易。

    记者在12日举行的退役仪式上了解到,大亚湾实验于2011年12月开始运行,2012年3月科研人员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得其振荡大小,这一重大发现有助于研究宇宙起源以及理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问题。该成果获得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截至退役前,大亚湾实验已将中微子振荡振幅的测量精度从2012年的20%提高到了3.4%,预计数据分析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精度可能好于3%。这是自然界的基本参数,其精确测量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大亚湾实验中方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表示,由于大亚湾实验已经完成科学目标,获得的科研成果也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因此决定让其退役。

    王贻芳还表示,大亚湾实验为新一代大型中微子实验装置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江门中微子实验预计2022年完成建设,未来有望揭开中微子质量顺序之谜。

    退役后,大亚湾实验的设备拆卸撤场工作预计在半年内完成,实验场地将移交给中国广核集团进行后续的开发利用。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